在中国杂技界,鲁明月这个名字已成为了传奇的代名词。31岁时,她凭借杂技《蹬伞》获得了中国杂技界的最高奖——金菊奖,33岁时又以手彩魔术《光》蝉联该奖,成为中国杂技界首位跨界蝉联“金菊奖”的演员。令人惊讶的是,这位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大连杂技团的副部长,竟然在31岁这个年龄重新开始学习魔术,挑战自我。
8月中旬,在大连杂技团的训练厅,鲁明月正在进行她的日常训练。她穿着黑色的紧身训练服,满脸通红,汗水顺着脖子流淌,身下的垫子因为长期被汗水浸透,出现了一块圆形痕迹。她微微一笑,语气平静:“只要没有演出,我每天上午练蹬伞,下午练魔术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干我们这行,早习惯了。”这句简单的话,透露出她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。
鲁明月的蹬伞表演,仿佛是一场视觉的盛宴:一把三四斤重的伞在她的足尖“翩翩起舞”,三把或六把伞在她的双脚上跳跃、盛开,甚至十五把伞在她的双脚上如蒲公英般绚烂“绽放”。然而,台下的她却经历了近20年的训练与坚持。她曾坦言,蹬伞没有捷径,只有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,才能达到“人伞合一”的境界。
在获得金菊奖后,鲁明月并没有止步不前。2022年,她在大连杂技团的支持下,毅然决定学习魔术。她说:“蹬伞靠腿脚,手彩魔术靠双手,对我来说就是重新学一门技艺。”这条新路并不平坦,尤其是手彩魔术的“顶针”技术难度极高,许多演员在舞台上鲜有呈现。为了追求完美,她独自在房间对着镜子反复练习,直到深夜才肯停下。
“没有捷径,我相信勤能补拙。”这是鲁明月给自己的座右铭。凭借这股韧劲,她用两年时间突破了“顶针”魔术的高难度效果,成功完成了从高水平杂技演员到“魔术师”的华丽转身。最终,她在2024年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·滑稽比赛中再次夺冠,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鲁明月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她还始终坚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。她多次参与重要外事演出,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同时,她积极参与专业艺术院团的公益惠民下乡演出活动,把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带到基层。
“对文艺工作者而言,潜心打磨基本功、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,不仅是对职业的尊重,更是传递文化力量的责任。”鲁明月的话语,深刻体现了她对艺术的热爱与责任感。
鲁明月的故事告诉我们,努力与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。无论身处哪个行业,只要我们心怀热爱,勇于挑战自我,终会在某一天收获属于自己的“金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